這世上,有人喜歡隨意去評價別人,信口開河,張口即來。以為沒什么,說說而已。卻不知有可能給別人的傷害是隨時。
(一)
百善孝為先。
?;丶铱纯矗侨酥G?。
有一次,一位領(lǐng)導帶隊去家鄉(xiāng)辦事。辦完事后還有點空閑時間。當時,他好像若有所思。只一會,就隨同一起離開了。
而這領(lǐng)導老家就離這地方不遠。而他的老母親就住在那。
回家去看看,分分秒秒的事。很自然,很方便。順路,不耽誤什么。
相信一般人都會這樣選擇,以為這領(lǐng)導也會這樣。
當時,還有人提醒,作了準備。
偏偏不去,掉頭就走。
對于他的這種作法,有人口上不好說什么,心里卻有太多的想法。
背后議論:太作古正經(jīng)了吧?順道看看老母親不為過呀?這樣也忍心,路過家門而不入,不尊重母親。這樣做給誰看?有必要嗎?或許他有什么難言之隱?一個沒有孝心的人,又怎能當好領(lǐng)導?
“評價”如潮,有許多版本。總而言之,對他的這種作法是不可思議,不好理解,不能接受。
無疑,怎么說看起來都有道理。
這些說法,免不了傳到了這領(lǐng)導那里。
他兩手一攤,一臉的無奈和尷尬:叫我怎么說呢?
選擇了一個合適的時機,他找了幾個人,坦陳心跡,說出了當時的真實想法。
他很愛他的母親,母子情深。父親去世后,母親選擇了住鄉(xiāng)下,有弟弟妹妹在照顧,生活得好好的。他隔三岔五問候、探望。這到屋邊了,也很想去探望老母親,敘敘家常。如果知道他到了家門口而不回家,母親可能會不高興。但是,他當時帶了很多人,他只要回老家,那一干人必然會一起跟著。只去看看也沒有什么,怕只怕有人會趁機送禮、打紅包什么的。理由很正當:看望老人。這拒絕就很難,推來推去,有傷和氣。這自己不回去,別人也就不會跟著,俗務就免了。輕松,超脫,不受其累。
所以,他當然的遲疑就是因為糾結(jié)、矛盾,回還是不回?在反復權(quán)衡后,才下決心不去。
沒想到,會因此招來這么多非議。
誰解其中味?他只有苦笑。
他一個人悄然回了老家,卻只字未提上次路過家門口而不入的事,而了了心愿,舒坦而寬慰。自以為對得起老母親,當時的選擇是對的,無怨無悔。
看起來的人之常情,卻另有隱情。
不錯,按常理那樣評價完全有道理。既然有道理,怎么指責也不過分。
知道領(lǐng)導的用心后,有人應當為當初的“評價”后悔吧?
(二)
快遞,顧名思義,是快捷,方便。適應了快節(jié)奏的生活。
而如果你的快遞遲遲沒有收到呢?
第一反應是生氣,繼而憤怒。因此會有各種揣測:
快遞公司不負責,快遞員誤事。
繼而追問,索賠,聲討。
很正常,不過分。
只是這是事情的一面,但是還有沒有另外的可能?比如意外,非人力因素,不可預見,不可避免。
有個人就碰上了這種事。
買了一份快遞。到了規(guī)定的時間,沒有收到。一天,二天,三天還沒有消息。
不對呀!他的耐心盡管不錯,這回也等不下去了。這算怎么回事?哪有這么不負責的?太不像話。
剛拿起電話,想撥通快遞公司,質(zhì)問,發(fā)脾氣。
恰在這時,快遞公司專門派人上門來了,帶來了他的快遞件,并誠懇道歉。然后作了原因解釋:原來那跑這一片的快遞哥遭遇車禍,不幸身亡。公司這幾天忙著處理后事,不得已耽誤了。
說著說著,那人的臉色不對,悲痛情不自禁流露出來了。
他聽了心往下一沉,滿腔的怒火化作似水柔情。雙手接過快遞,低下了頭,心情復雜而沉重。
按當時的情況,作為顧客,他怎么發(fā)泄怎么要求也不為過,因為快遞公司的確是延誤了。
假如他放肆發(fā)泄了,心里可能會痛快,這也算是一種補償。
就是沒有想到會發(fā)生這種意外,他僅僅只遲了幾天收快遞,而快遞哥一個大活人,說沒就沒了,那個家還不知道成了什么樣子。
還好。他很慶幸自己還沒那樣處理。不然給快遞哥雪上加霜,死了還要背個罵名。有可能因為他的一時痛快,給死者造成新的傷害。
許多的事情,表面上看起來是這樣,而有沒有想到這別人的背后藏著不為人知的故事。
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一個先來?任何人都不可預見。
(三)
有時候,眼見也不一定為實。據(jù)此作出的評價也就會有偏差。
有個人無意中注意到這樣一件事。
一只鳥,每天會在同一時間在一扇窗玻璃上啄個不停,有時鳥的尖嘴像啄疼了,卻無休無止,機械單調(diào)地重復,樂此不疲。
開始,這個人還不以為然:不就是一只鳥么?愛怎么啄就怎么啄??赡苁怯羞@個雅興,有這個愛好。管他呢!
而到后來發(fā)覺不對了:怎么天天都這樣?這是干嘛?這玻璃上又沒涂上蜜,有那么好啄?自己盯著玻璃細細看,什么也沒發(fā)現(xiàn)。
于是,評價來了。鳥類中也有聰明和愚蠢的。至少,這只鳥是只笨鳥。
鳥啄窗玻璃還在繼續(xù),這件事還是引起了好奇和關(guān)注。
這只鳥為什么對這塊窗玻璃這樣感興趣?這塊窗玻璃難道有什么與眾不同的秘密?只是普通的玻璃,沒什么區(qū)別。而放到顯微鏡下一看,秘密出來了,那玻璃上布滿了密密麻麻叫不出名的蟲子尸體,看起來鳥啄的是窗玻璃,而實際上是在吃蟲子的尸體。只是這蟲子的尸體人的肉眼看不見而已。
鳥吃上了癮,每天準時會來。就是啄痛了嘴,也照吃不誤。
不是鳥笨,而是人的評價錯了。
作出鳥笨的結(jié)論,是憑人的肉眼所見,以為是這樣。并不知道鳥是就吃蟲子的尸體。
一只好好的鳥,一只無辜的鳥,一只可愛的鳥。就因為隨意的一句話,而敗壞了形象,無端地給這只鳥造成了傷害。
如果換作是一個人呢?
(四)
《莊子》有云: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不了解他人,不了解事情的真相,最好免開尊口,不去輕易評價,妄下結(jié)論。
任何一件事情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就會有不同的觀點和認知,甚至截然相反的判斷,而據(jù)某些蛛絲馬跡,動輒貼標簽,有時就大錯特錯。
每個人的生活都不容易,各有各的活法。
深到骨子里的教養(yǎng),就是從不隨意評價別人。
責任編輯: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