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活動頻發(fā),在刑事犯罪案件中占極大比重,嚴重危害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影響社會和諧穩(wěn)定,損害國家良好形象。習近平總書記對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全面落實打防管控措施,堅決遏制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多發(fā)高發(fā)勢態(tài)。
2020年10月,國務院召開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部際聯(lián)席會,決定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以打擊整治電話卡銀行卡(簡稱“兩卡”)違法犯罪為主要內容的“斷卡”行動。隨后五部委聯(lián)合發(fā)布《關于依法打擊懲戒治理非法買賣電話卡銀行卡違法犯罪活動的通告》,依法嚴厲打擊懲戒治理非法買賣兩卡違法犯罪活動。
在電信詐騙防控體系中,銀行賬戶作為犯罪資金轉移渠道至關重要,切斷賬戶就等于卡住了犯罪團伙的咽喉。工商銀行將電信詐騙防控治理作為當前重要任務嚴抓落實,建立長效工作機制壓實主體責任、強化部門聯(lián)動,保障資源投入、強化科技應用,健全防控體系、筑牢安全防線,舉全行之力堅決阻斷電信詐騙非法資金鏈。
優(yōu)化賬戶管理,加強客戶身份識別。以防控實質風險為原則,加強開戶環(huán)節(jié)盡職調查,一方面攔截可疑開戶行為,另一方面,根據盡職調查結果為客戶設置合理的賬戶支付限額,在防范風險的同時,滿足人民群眾的金融服務需求。發(fā)揮科技優(yōu)勢,提升智能防控水平。打造全行運營智能風控體系,研發(fā)人工智能模型實現(xiàn)賬戶全生命周期風險監(jiān)控;依托“融安e信”實現(xiàn)對涉詐黑名單的交易預警;基于企業(yè)級反欺詐平臺部署事中模型,實時識別疑似欺詐交易,幫助客戶防范詐騙。開展聯(lián)防聯(lián)控,挽回人民群眾損失。配合公安開展網絡查控,實現(xiàn)在線查詢、凍結、止付、布控等功能;聯(lián)合國家反詐中心構建模型,有效識別可疑賬戶;協(xié)助公安提供疑似受害人信息,助力開展資金預警。加強宣傳教育,提升公眾反詐意識。通過行內外媒體發(fā)布防控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宣傳報道,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提升社會公眾反詐意識。
工商銀行作為國有大行,防控電信詐騙既是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工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踐行客戶為本、維護金融安全的必然要求。下一步,工商銀行將持續(xù)提升個人銀行賬戶服務和風險管理質效,建立個人銀行賬戶服務長效機制,遏制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守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
防范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為什么要配合銀行開展盡職調查?
近年來,非法買賣賬戶行為猖獗,已然成為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不僅嚴重擾亂正常的社會與金融管理秩序,還嚴重危害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和合法權益。
2020年10月,國務院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部際聯(lián)席會議全國“斷卡”行動部署會召開。會議要求,強化落實信用懲戒,對公安機關認定的出租、出售、出借、購買銀行賬戶或者支付賬戶的單位和個人以及相關組織者,假冒他人身份或者虛構代理關系開立銀行賬戶或者支付賬戶的單位和個人,嚴格實施5年內暫停其銀行賬戶非柜面業(yè)務、支付賬戶所有業(yè)務,并不得為其新開立賬戶的懲戒措施。
2020年12月,五部委聯(lián)合發(fā)布《關于依法嚴厲打擊懲戒治理非法買賣電話卡銀行卡違法犯罪活動的通告》,以“零容忍”的態(tài)度嚴厲打擊非法買賣“兩卡”違法犯罪活動。通告強調,電信行業(yè)監(jiān)管部門和人民銀行將依法加強行業(yè)監(jiān)管,電信企業(yè)、銀行業(yè)金融機構、非銀行支付機構要按照“誰開卡、誰負責”的原則,落實主體責任,強化風險防控。
詐騙分子在實施犯罪過程中,往往需要使用大量銀行卡和電話卡,但為逃避打擊,犯罪分子通常不會用自己的身份信息去辦卡,而是通過竊取、收買、租用他人銀行卡和電話卡信息來實施違法犯罪。大量“實名不實人”的銀行卡被騙子購買、租用后,會被用于電信詐騙、網絡賭博等違法犯罪活動,賬戶持有人將間接成為非法活動的幫兇,不僅要承擔法律責任,還將面臨“5年內暫停其銀行賬戶非柜面業(yè)務、支付賬戶所有業(yè)務,不得新開立賬戶”的金融懲戒。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人風險防范意識不夠,面對黑市上高額的銀行卡收購誘惑,將自己的銀行卡出租出售給不法分子,而且銀行卡買賣是一門有組織的生意,來辦卡的人員往往經過背后組織者的培訓,面對銀行員工的詢問能夠對答如流,從表面上很難找出破綻。
在此背景下,銀行為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活動,從源頭攔截賬戶買賣行為,通過了解身份信息、詢問資金來源和交易用途、開展“斷卡”宣傳、對客戶進行買賣銀行卡的風險提示等方法加大開戶審核力度。同時,根據反洗錢法等相關文件規(guī)定,金融機構應當了解客戶及其交易目的和交易性質。銀行為客戶開立個人銀行賬戶時,應對客戶身份證件的真實性、有效性和合規(guī)性進行審查,如無法準確判斷開戶申請人身份的,應要求其出具輔助身份證明材料。銀行不得為身份不明的客戶提供服務或者與其進行交易。
銀行加強開戶審核既是落實法定義務和法律要求,同時也是為了預防不法分子利用客戶信息從事違法犯罪活動,保護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和合法權益。
防范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如何配合銀行開展盡職調查?
當前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形勢依然嚴峻,為有效平衡賬戶風險防控和優(yōu)化賬戶服務的關系,確??蛻粽i_戶需求不受影響,各商業(yè)銀行推動個人銀行賬戶分級分類管理,結合客戶需求和對客戶的了解程度,為客戶開立不同限額的賬戶。
根據反洗錢法等相關文件規(guī)定,金融機構應當了解客戶及其交易目的和交易性質。銀行在為客戶開立個人銀行賬戶時,應對客戶身份證件的真實性、有效性和合規(guī)性進行審查。買賣銀行賬戶的個人客戶往往呈現(xiàn)一些高風險特征,例如沒有穩(wěn)定的收入但要求較高的賬戶限額,手機號碼入網時間短且手機號往往并非本人持有。網點工作人員會圍繞這些特征對客戶開展盡職調查,了解客戶開戶用途、收入來源、手機號實名情況、本地生活情況等,了解形式不限于紙質材料,客戶可根據自身情況提供可證明開戶合理性的信息即可,如運營商APP上的手機號實名情況、國家稅務APP上的繳稅信息、社保繳納信息等。
如果客戶無法提供可證實開戶合理性的信息,但確有開戶需求,銀行可為客戶提供簡易開戶服務,根據客戶提供的有效身份證件為客戶開立賬戶,為其提供與身份核實程度和賬戶風險匹配相應銀行賬戶服務,后續(xù)如果客戶有更高的轉賬需求,可以向銀行提出調額申請,銀行根據客戶需求和盡職調查情況,為客戶升級銀行賬戶功能。為了客戶的資金安全,我們也建議客戶根據自身實際需求設置限額,安全合規(guī)使用賬戶。
同時,商業(yè)銀行也在積極探索利用外部有效數據交叉核實客戶身份,同時配合銀聯(lián)搭建跨行風險信息共享系統(tǒng),讓數據多跑路,運用大數據技術提升盡職調查能力。
防范賬戶風險-賬戶用不了怎么辦?
賬戶是銀行為客戶提供金融服務的基礎。近年來,不法分子利用賬戶從事電信網絡詐騙、賭博等違法犯罪行為,賬戶成為了上游犯罪的洗錢工具。為防控賬戶風險,保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監(jiān)管機構對銀行的反洗錢和反欺詐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銀行在保障賬戶服務的同時,加強賬戶風險防控。
客戶賬戶交易受阻可能有以下幾種原因。
身份信息未更新。姓名、證件類型、證件號碼、性別、國籍、聯(lián)系方式、聯(lián)系地址、職業(yè)信息等信息不完整或失效,尤其是證件過期后未及時更新,可能導致賬戶交易受阻。
賬戶長期未用。賬戶長期未使用,為保護賬戶安全,對賬戶進行止付。
賬戶交易異常。賬戶被用于從事違法犯罪活動,根據公安機關提供的線索,或者銀行風險模型監(jiān)測到賬戶存在異常交易,進行風險排查和賬戶管控。
賬戶支付限額。根據客戶的資金使用需求和風險狀況,銀行為客戶設置相應的支付限額。
有權機關凍結或止付。銀行按照有權機關要求對賬戶進行凍結或者緊急止付,賬戶凍結需按照發(fā)起機構的要求進行解凍,緊急止付48小時后失效。
銀行從保護客戶資金安全和攔截可疑交易出發(fā)對賬戶功能進行限制,但并不會對賬戶內的資金進行凍結,客戶資金仍在本人賬戶上。如果客戶賬戶交易受阻,也無需擔憂,可以先致電銀行客服中心或與網點進行聯(lián)系,工作人員會查詢具體原因,部分解除控制可通過手機銀行進行操作,部分解控控制需前往網點進一步核實身份,客戶配合銀行開展盡職調查后,銀行可按照盡職調查結果辦理后續(xù)業(yè)務。
為了保障客戶賬戶安全,建議客戶及時更新本人信息,規(guī)范使用賬戶,不將賬戶出租出借給他人使用,根據資金使用需求合理設置支付限額。
責任編輯: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