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不僅是中國人特有的飲食文化象征,更承載著中國人一生的情感和記憶。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鶴慶縣,在小寶寶的周歲宴上,親朋好友往往會送上一只銀碗,寓意小孩子好好吃飯、快快長大,寄托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愿。
鶴慶縣草海鎮(zhèn)新華村的董福山,是村里為數(shù)不多制作銀碗的手藝人,因為父親是銀銅器鍛制的老手藝人,在他的印象中,父親起早貪黑,靠著幫人修補銀器賺錢養(yǎng)家,十分辛苦。二十歲時,他就跟隨父親學(xué)習(xí)鍛制藏地用來煮酥油茶的茶壺,后來,他覺得制作酥油茶壺雖然可以賺錢養(yǎng)家,但不是白族的代表性銀器。隨著技藝的提高,董福山想做出代表自己民族的銀器。在一次村里的客事上,他看到主人家為滿周歲的小寶寶準(zhǔn)備了銀碗,瞬間受到啟發(fā),定下了要制作銀碗的決心。
“當(dāng)時,新華村基本沒什么手藝人做銀碗,我也是頭一次,沒有什么能借鑒的經(jīng)驗。我跑到百貨商店買了一只不銹鋼碗,開始研究銀碗到底怎么做?!倍I交貞浀馈?/span>
銀碗的制作不同于其他銀器,首先要將銀子融化壓成片狀,用剪刀裁出尺寸合適的銀片,放進凹形模具中用木槌不斷敲打,形成碗的雛形;在碗上篆刻各式花紋圖案,經(jīng)過不斷拋光、打磨,清洗,一只亮晶晶、銀燦燦的碗就制作完成了。
在董福山的工坊里,十多名工匠正在機器前有條不紊地工作,這一頭還在鍛打塑形,另一頭已經(jīng)在打磨拋光,儼然是“一條龍”流水線作業(yè)。董師傅介紹說,十多年前,鍛制銀碗全靠手工來完成,是一項慢工出細活的大工程。隨著科技的進步,百分之八十的工作可以由機械代替,生產(chǎn)效率大大提高,加工坊一天可以制出100只到200只銀碗,銷往全國各地。加工坊固定用工十多人,旺季用工可達四五十人,村民在家附近就可以就業(yè),還能學(xué)到一門手藝。制作銷售銀碗,給董福山家人及周邊的人帶來了不錯的收入。
以前,吃飽穿暖是鶴慶白族人的樸素愿望;現(xiàn)在,銀碗的制作手藝依舊代代相傳,更多人端上手藝的“飯碗”,日子越過越好。
責(zé)任編輯:田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