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是一個富有使命感的人,敢于堅持己見,不服輸、不妥協(xié)、不茍且,一生以變法為己任。他做事百折不撓,毫不氣餒,不達目的決不罷休,性格里的拗勁時常發(fā)展成一種實踐理想的狂熱,時人謂之“拗相公”。
呂誨上書 羅列罪狀
由于新法觸及官僚地主階級的既得利益,引起了他們的恐慌和激烈反對。熙寧二年(1069年)五月,變法才剛剛開始,呂誨就羅列“十大罪狀”,彈劾王安石。
熙寧二年(1069年)二月,王安石任參知政事,議行新法。變法一展開,位于權(quán)力中心的王安石就仿佛身在疾風驟雨之中。保守派大臣呂誨等強烈抵制,匍匐于朝堂叩頭至出血,向神宗上疏王安石“十大罪狀”,指責王安石“大奸似忠、大詐似信”,請求罷免新法,打響了反對變法的第一槍。
呂誨列舉王安石十大罪狀。第一大罪狀是傲慢無禮,無視朝綱。第二大罪狀是前倨而后恭,有政治野心。第三大罪狀是與皇上在一起時過于隨便,不尊重皇上。第四大罪狀是為人處世不好,聽不進去別人意見。第五大罪狀是用感情代替法律,撼動法律尊嚴。第六大罪狀是不推薦賢能之人,卻推薦一批奸邪之人。第七大罪狀是對唐介的死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第八大罪狀是企圖專權(quán)。第九大罪狀是結(jié)黨營私。第十大罪狀是設置條例司,集中財權(quán)、軍權(quán)和政權(quán)。
呂誨羅列的這十條罪狀對王安石的為人處世、政治主張、道德品行、為官治吏等各方面進行攻擊,把王安石當作一個大奸臣來看待。
當時王安石深受神宗信任,正在籌備各項新法的出臺,并組織朝廷大臣展開討論,極力推進變法。但面對呂誨來勢洶洶的聲討,王安石只得把球踢給了宋神宗,表示要稱病辭職,看看皇帝是否有變法的決心。呂誨的彈劾著實讓宋神宗震怒,神宗皇帝態(tài)度明確,表示一如既往地支持王安石,很快將呂誨貶官出京,呂誨慘敗,兩年后悲憤去世,彈劾風波就此平息。臨死前,呂誨仍對王安石恨得咬牙切齒。他在重病中起身,張目怒視,對前來探望他的好友司馬光說:“天下事尚可為,君實勉之!”這是告誡司馬光,一定要與王安石斗到底。
嘉祐四友 分道揚鑣
仁宗時,司馬光、王安石、呂公著、韓維,四人十分友好,暇日相約游山玩水,當時人們稱之為“嘉祐四友”。
司馬光與王安石本來都是北宋政壇上的風云人物,如果不是因為變法立場不同,可能一輩子都是摯友。后來由于變法之爭,由于政見不同而分道揚鑣。司馬光本來極為欣賞王安石。在剛開始推行新法時,王安石遭到眾人圍攻和彈劾,司馬光還堅定地站在王安石一邊,極力維護王安石。御史中丞呂誨羅列王安石的十大罪狀。司馬光看了之后,對其激烈言詞百思不得其解,認為此論著實冤枉了王安石。但隨著新法的推進,由于在執(zhí)行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一些偏差,弊端也日漸顯現(xiàn),特別是青苗法的實行不但沒給百姓帶來好處,反而導致民怨鼎沸。司馬光漸漸改變了主張,站在了變法的對立面,成為王安石變法最大的反對者。
王安石與呂公著亦師亦友,一開始關(guān)系甚密。呂公著后來選擇了與司馬光共進退,而與王安石分道揚鑣,也成為變法的反對者。呂公著出生宰相世家,與司馬光相比,呂公著與王安石的交情更深,經(jīng)常以兄弟相稱。在熙寧之前,王安石默默無聞,呂公著等人在皇帝面前極力推崇,讓王安石一時名揚天下。呂公著學問精粹,曾為帝師,歐陽修說他是大宋品學兼優(yōu)之士,也深受王安石敬仰。王安石曾經(jīng)多次拒絕朝廷征召,并說呂公著不做宰相、不出來做官。當呂公著做了宰相,王安石也同時出山為仕。后來御史中丞呂誨被貶,王安石投桃報李,推薦呂公著接替。王安石本以為自己所提的變法主張,一定會得到呂公著的支持。沒想到呂公著對于新法的反對程度,比司馬光有過之而無不及,最后二人“以故交情不終”。
韓維曾經(jīng)與王安石為至交,可以說沒有韓維就沒有王安石變法。韓維是宋神宗登基之前的“王府記事參軍”,與宋神宗是“半師半臣”的關(guān)系,經(jīng)常在宋神宗面前提及王安石,認為王安石是百年難得的奇才。宋神宗剛一即位,便迫不及待地要見王安石,并安排他到江寧府擔任知府。沒過多久,宋神宗又把王安石調(diào)到身邊,提拔王安石為翰林學士兼侍講,讓其終日陪侍左右談論變法理想,王安石由此開始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執(zhí)政生涯??梢哉f,王安石能夠跟隨宋神宗主持變法,韓維等好友起到了關(guān)鍵作用。但隨著王安石成為變法的核心人物,韓維開始在變法一事上,與王安石“議論不合”,反目成仇,甚至被貶黜出京,二人也因此各奔東西。
王安石的很多好友,一開始對其變法都寄予了厚望,緊接著是失望和抗爭,最后只得“懇辭勇退”,退避三舍,眼不見為凈,達到絕望的境地。正如后來朱熹所說:“是時想見其意好,后來盡背初意,所以諸賢盡不從?!?/span>
“四相簪花” 政見各異
“四相簪花”出自《夢溪筆談·補筆談》卷三《異事》,從字面意思看是說四個宰相戴花,“四相”分別是:韓琦、王安石、王珪、陳升之,但他們政見卻各不相同。
三朝賢相:韓琦。韓琦為相十年,輔佐三朝。但與王安石的關(guān)系可謂貌合神離。嘉祐七年(1062年),王安石在京出任知制誥,替皇帝起草詔令文告,糾察在京刑獄,與已是宰相的韓琦發(fā)生激烈沖突。王安石在審查鵪鶉一案時,韓琦站在了開封府一邊,令王安石十分難堪。熙寧變法初期,新法執(zhí)行在許多地方走了樣,老百姓不但沒有得到什么好處,甚至還出現(xiàn)一些坑害百姓的現(xiàn)象,讓百姓苦不堪言。在河北安撫使任上的韓琦這時不但不支持變法,還火上澆油,將矛頭指向王安石,直接上書神宗反對變法。熙寧三年二月,韓琦上書反對“青苗法”,認為不可能實現(xiàn)“抑兼并、濟困乏”目的,又對“免役法”“市易法”等提出反對意見,主張用自廢武功的方式換取邊境安寧。不過韓琦三朝為相,敢于直諫,為人耿直,其個人品格深受王安石敬重。王安石給予韓琦很高的評價——“德量才智、心期高遠”。
筌相:陳升之。陳升之表面上與王安石的政見相似,實際上反對王安石所主持的熙寧變法。為了榮華富貴,他不惜假裝擁護,得逞之后又翻臉不認人,后人給陳升之送了個外號叫“荃相”。
陳升之與王安石結(jié)識后,深受王安石器重。但陳升之老謀深算,善于逢迎以取悅富貴。王安石任宰相,引見陳升之輔佐自己。陳升之心里明白不能勝任,卻盡力為王安石所用,王安石為了感激他,因而讓他比自己先任宰相。剛一受到重用,就請求解除條例司,并借口“宰相不為吏事(理財)”,不再參與變法。后又見朝臣反對變法,“托病歸臥百余日”。陳升之雖是“熙寧變法”的早期參與者,可后來和王安石的關(guān)系變得若即若離。
三旨相公:王珪。宋神宗元豐年間,王珪擔任宰相雖長達7年之久,但對于朝綱大政卻幾乎沒有自己的獨立主張。他每逢上殿奏事必稱“取圣旨”,經(jīng)皇帝裁斷之后他說“領圣旨”,退而傳達他便說“已得圣旨”。由此人們謔稱他為“三旨相公”。
王珪從仁宗朝入仕,歷經(jīng)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運亨通,為相16年,在變幻莫測的官場生涯中實不多見?!安磺笥泄?,但求無過”乃是封建社會大部分人的為官之道,王珪可以說是運用得最充分、最典型的一個人,這也是他穩(wěn)坐相位的一個原因。王珪雖非王安石一黨,但是向來唯宋神宗馬首是瞻,毫無原則,有王安石之缺陷而無其操守。王珪品性狡猾,刀削豆腐面面光,左右能吃,誰也不得罪。元豐八年,宋神宗病危,宰相王珪率領宰執(zhí)入見,要求病危的宋神宗立儲,并讓皇太后高氏聽政。此時的宋神宗已經(jīng)不能說話了,只能點頭同意。
君臣失和 孤立無援
神宗皇帝年輕有為,銳意進取,勇于改革,但他性格也存在兩面性。一方面支持王安石發(fā)動熙寧變法,另一方面也會動搖對王安石的支持。王安石在變法過程中,不但要與“守舊派”斗,還要與皇帝“斗”,成為了一個孤獨的勇士。
在熙寧變法初期,由于共同的志向,神宗皇帝與王安石站到了同一條船上,上下同心,變法得以順利推進。治平四年(1067年),宋神宗即位,跟王安石有過一次著名的君臣對談,從此對王安石信任有加,君臣之間也相談甚歡,被朝野眾臣所欣羨。曾公亮曾對蘇軾感嘆說:“上與王安石如一人,此乃天也?!边@個時期,可以說是神宗皇帝與王安石的蜜月期,王安石提出的變法措施,神宗都會給予支持,王安石也毫不避諱地說:“與人主若朋友,一言不合己志,必面折之,反復詰難,使人主伏弱乃已?!?/span>
但變法危及到各方利益。神宗皇帝為了維護皇權(quán),他一方面支持王安石變法,恪守“異論相攪”的祖宗之法,另一方面對王安石及變法派進行牽制,避免王安石權(quán)位太重。
在變法問題上,開始時神宗皇帝與王安石兩人君臣同心,變法順利推進,一遇到挫折,神宗皇帝心神動搖,變法難以為繼,最后成了一鍋夾生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熙寧變法是王安石一個人在“戰(zhàn)斗”,變法注定難以成功。(作者朱虹 龍溪虎)
責任編輯:李民